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3
-
30
点击次数:
141
B端企业需不需要“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了,伴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用户画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在也都有了专业的分析软件和平台为运营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排忧解难,C端企业可以借此工具更加了解用户特性及其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去做定位、做推广、做运营。大家都知道,“用户画像”的本质其实就是“数据”,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和挖掘,再转化成商业价值。 有些人会觉得B端企业根本没有必要去做“用户画像”,因为B端企业的客户都是企业,不像C端商家那样直面消费者,能够很具象地描述出消费者的参数指标,并给予标签设置;同时,B端企业的数据库也可能没有足够的信息收集和数据积累去支撑这样的分析。那么,B端的工业品行业是否也可以这么做、是否有必要这么做呢?答案是肯定的! B端行业比较特殊,客户群体都是企业,采购决策相对复杂,交织着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研发技术、个人情感等综合因素,每家客户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每个公司老板/老总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每家客户公司的采购、技术和生产人员也都有各自的工作习惯和兴趣爱好,等等,这些信息都是多么宝贵的财富,能够让我们充分了解用户,进而为产品开发和销售运营提供参考,实现更加有针对性的营销,甚至是对销售订单的预测。 我相信一定规模的B端制造业厂家都会有一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而“客户信息”是这套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多数企业都只停留在简单的录入数据和信息的阶段,甚至都只停留在某一个销售人员的脑袋里或笔记本里,而没有尝试去对“客户属性、决策人印象、信用等级、经营情况、订单规律、下游客户”等数据进行分析,勾勒出“客户画像...